繁体中文版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何謂華藏

 

1、華藏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中華寶藏

在華藏體系中,蘊含了使人們健全身心、開發智慧、完善人格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她融合了釋、道、儒三家文化的精髓,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中華民族的寶藏。寶藏,也包含有待不斷的發現、充實,以體現其完整性的含義。

第二層含義:能藏、所藏、歸藏

能藏:即能夠含藏萬法,包融一切,不分別高低、美醜、淨垢。體現華藏之博大。

所藏:即萬法所藏之處,無所不具。體現華藏之精妙。

歸藏:即萬法同尊之本,同歸之源,也即正總持。“華藏是一真法界的正總持門。”體現華藏之具足。

第三層含義:幻化、結果

華即幻化;藏即結果,她包含一切事物的原初、續發和轉化過程。原初與續發,即代表了整個事物的本身及其發展規律。因、緣、果相續而呈現,一切事相的緣起歸於性空。因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起,因緣而滅的,在演變過程中是錯綜複雜的,順應於周圍的萬千因緣而演變。善因必須要有善緣去輔助,才有善果可得;惡因如果有善緣去化解,就會得到善果。所以從佛法的角度上說,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萬事由因緣而起,在你心性中不執著於萬相,就能獲得永恆的法性,也就是不生不滅,永恆的生命,那你就能了達生命的規律,獲得無窮的智慧,得到生命的升華。

行武禪師有一首偈解釋華藏:不執一法,即心即法。歸宗萬源,是為華藏。

 

2、華藏心法的含義:

心乃萬象之主宰,人人具足圓滿的覺性,但是由於人心的分別和執著,人在無明中輪回流轉,自己身心痛苦,人際關系緊張,社會危機重重。

華藏心法倡覺學之理念,乃濟世救人之良方。華藏心法為覺悟人生的根本的心性修煉法門。華藏心法以修心為要,通過完善人格,規範行為,而達到求證自性圓滿、明心見性,自然能和諧身心、和諧萬物、和諧社會,體現華藏之和諧統一論。

心法之持證是內求而不是外求,當以戒為師,以信、願、行為根本,皈依自性,坐禪、參禪、行禪三禪合一,日積月累,漸之心歸清淨、性證光明。心性合一,回歸本原,則破譯了生命的密碼,生命會得到完善和優化,也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了。

 

華藏宗旨

行武禪師深悟佛家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核心倫理。作為一個佛門弟子,他運用在叢林中行願修持獲得的智慧和神通,為人類造福,為眾生排憂解難,開發人人生來俱足的潛在智慧,同圓佛果,促進世界和平,開辟人間淨土。

為使更多的眾生受益於佛法;為使佛法的光明常駐人間,行武禪師倡導人間佛法。他的觀點曾經引起佛門的激烈爭論,他本人也一度被逐出師門,但最終獲得了主持、方丈及眾多長老的首肯。1989年,奉師命入世,創立華藏宗,1994年6月,行武禪師在香港,臺灣成立華藏世界中心,向全世界昭示“華藏宗旨”。

行武禪師提出了構建人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和諧統一論”,及覺悟人生之理法作為解決人類生存危機的根本途徑:即通過完善人格,規範行為來向生命本身學習,建立符合自身生命發展規律的生活方式,以達到個體的身心和諧。 以個體生命的和諧統一而達到整個社會生命共同體的和諧統一。

 

華藏贊

《華藏贊》  是華藏事業成功後,世人對華藏的稱贊,在佛典中就有如是記載。這也是個大法,毗盧大法,身口意三密相應。

華藏淨中天  “中天”,是整個虛空世界。意想整個空間只有你一人,一片光明,且將自身化為佛陀,唯我獨尊。

四生九有登慈航  所有眾生都慢慢集中在你身邊,只要達到了神光一放,就會很自然看見整個空間一片光明。此時再想四生九有都在你身邊,你要以與佛一樣的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對待他們。如有求法者,應以慈悲心使之早日得法。

世尊號覺皇  世尊的法號是覺皇,上世為大日如來。

毗盧性海法齊宣  毗盧性海屬華藏世界,是超度眾生到彼岸的性海。佛法在此宣化,眾生沐浴,能夠達到彼岸。

通曉至聖娑婆間  這樣做就可以明了整個人生、明了生老病死;已證果位的,就會發現你上世發了什麼願,很快就知你為何而來此,自己該怎麼做,最後會怎樣。

功德廣無邊  把所有眾生都度過毗盧性海,那麼你功德廣大無邊。

南無華藏  即不可思議,或曰皈依華藏

唵嘛呢叭口迷吽  觀音六字大明咒。

 

華藏法脈傳承

法脈傳承有兩重含義,即形式上的衣缽傳承和實質上的心印傳承。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佛法的法脈輾轉流傳,在華藏法門得到繼承並賦予它新的生機和活力。華藏宗的創立就是要使娑婆世界的每個眾生能夠明了自性,從而變人間為淨土,她以《論心》和《華藏法門宗脈世系表》證明其為釋迦心印正統傳承。

《華藏法門宗脈世系表》是97年元月,吳澤恒老師在北京第一次局部公開的一份非常珍貴的文獻,一般佛教的典籍在禪宗十八世之後的法脈傳承記載的就殘缺不全了,但《華藏宗脈世系表》清晰記載了從釋迦牟尼佛到華藏三十二代共一百一十九世的衣缽傳承,分五個階段,也就是佛教直系相傳期、禪宗期、曹洞宗期、子孫僧期和華藏宗期。它是現今佛教界獨一無二的一份完整的宗譜,輩序井然,填補了曆史的空白。

1、 佛教直系相傳期的法脈傳承

佛教直系相傳期是從釋迦時代即公元前六世紀到中國的南朝梁武帝時期,也就是六世紀初期,這個時期佛法流布的中心在印度。從迦葉到達摩傳承共二十八代,其中十二祖馬鳴大士、十四祖龍樹尊者、二十一祖世親尊者都是著名宗師。 在古印度,釋迦牟尼佛把佛法分為兩大類:權教和實教。權教,也就是方便法門,根據眾生的不同根器給予不同的指引;實教,就是根本究竟的法門,一切依照佛法規儀和不同層次的修持方法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也稱大菩薩道。世尊滅度後,權、實開始分離,其中權教,也就是所謂的小乘支解了四聖諦作為根本教論,實教,也就是所謂的大乘以六度道為根本教宗,由此把佛法的整個內涵支改為兩種不同的修持方法、見地,最終形成兩種不同的佛制。佛法傳承到龍樹菩薩時代,由於曆史原因當時小乘佛法盛行,龍樹及其弟子提婆開創了中觀派,極力提倡的即是實教的究竟圓滿的修習方法。龍樹之後,四世紀中,有無著、世親兄弟倆弘揚彌勒學派,闡述唯識法相之學,名躁當時。公元五世紀開始,中印開始了佛法的交流,先後有法顯大師和玄奘大師等前往印度。十二世紀,印度本土的佛教日益衰微,而由於諸多名僧的弘傳和中國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文化氛圍,中國佛教開始興盛起來。

2、禪宗傳承期的法脈傳承

禪宗是釋迦牟尼佛教的心法與中國文化精神結合所形成的中國佛教,用參究的方法,來徹見心性的本原。禪宗雖然離不開禪定的修證,但並不就是禪定,又名為心宗,或般若宗。禪宗傳承期是從初祖達摩至十一世洞山良介,共三百餘年的曆史。南朝梁武帝時,達摩祖師由印度來到中國,這就是禪宗傳入中國的開始。由於初唐時期文化繁榮,佛教學者的名僧輩出,並且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樸實渾厚的思想要求,尤其六祖慧能以他平實的禪風大受百姓的歡迎,南宗以後便風行全國,並由六祖的門下“一花開五葉”,分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

梁武帝普通元年,即公元520年,達摩祖師秉承他的師父般若多羅尊者的遺教,渡海東來,與梁武帝見面。由於話不投機,達摩便離開金陵北上,一葦渡江,來到少林。面壁九年,將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之法傳於神光。達摩祖師在將要回國之前,讓每個門人談論自己的心得,各人說完之後,最後輪到神光,他只是作禮叩拜,而後依然站在原地,並不說話。達摩祖師說:你得到我的真髓了,並說:內授心印,外付袈裟,以此為信,從此,禪宗開始有了衣法的傳承。慧可,也就是神光成為禪宗二祖,後將衣缽心法傳授於三祖僧璨大師,又傳四祖道信大師,再傳於五祖弘忍大師,又傳於六祖慧能大師。此時禪宗分為兩派,北宗以神秀為代表,主張漸修;南宗以慧能為代表,主張頓悟。

慧能的弟子很多,著名於後世的有青原行思、永嘉玄覺、南嶽懷讓、荷澤神會等人,他們得法後,各成一家,其中以青原行思和南嶽懷讓兩家弘傳最盛,南嶽門下分為臨濟、溈仰二派;青原門下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形成了一花開五葉的局面。 石頭希遷為青原行思的傳法弟子,他的禪風非常圓妙,帶有哲學的思索的傾向,因而他所倡的禪法,也可以說就是一種禪思想。承受希遷付法的是藥山惟儼,藥山又傳法給雲岩曇晟,都向這方面發展。

3、曹洞宗的傳承時期

禪宗十一世洞山良介大師為廣泛接引不同根器,因勢利導,創立了“正偏五位”和“三滲漏”等接引學人,到十九世的萬松行秀禪師時期,曹洞宗共經曆四百多年的曆史。曹洞宗雖然以良介為曹洞一世,其實曹洞的真正創始人為曹山本寂。在曹洞未形成之前,曹溪以慧能的南傳法脈為主,洞山以神秀的北傳法脈為主,南北法脈是由曹山本寂完善並和融的,因此曹洞在五家中舉足輕重。其中雲居道膺、雲門文偃、法眼文益、天童如淨等都是著名的禪師。曹洞宗走的是“士民”宗風的路線,不象有的宗派只接觸上層社會而不深入貧民百姓,曹洞宗度化眾生無論高低貴賤,體現出大乘禪門平等普度的精神,其核心理論是“即相即真”,就是說每一種物相中都含有一切境界,由事相能顯現出萬物之理。

雲門宗和法眼宗都是禪宗五大宗的一個分支,都產生於曹洞宗,又在流傳了一定時間之後重與曹洞宗相融。雲門文偃是雲門宗的開創者,文偃的禪風直截簡明,於每一字句中都含藏著無限的旨趣,直指人心,使問者從中得悟真諦。文益是法眼宗的開創者,他在其論中闡明事理圓融的道理,並著書說明萬法唯心造。

4、子孫僧系傳承時期

子孫僧系即子孫叢林傳承系統,子孫叢林實行的是直系相傳的世襲制。曹洞二十世雪庭福裕作七十輩號子孫僧相傳,成為子孫僧系第一代,該系至今共三十三代。其間第九代月空法師以民族大義為重,平倭助國,功垂史傳。第三十一代,少林寺前任方丈德禪法師威重一方,名聲遠揚,海內外皈依門徒數十萬,93年圓寂之前將少林寺鎮山之寶,禪宗七世青原行思所做《宜山畫》傳付給三十二代衣缽傳人釋行武,即吳澤恒先生。

5、華藏宗

公元一九九零年九月,行武禪師在禪宗祖庭少林寺立下“禪藏千古”的石碑,標志著華藏法門的創立。華藏法門為八萬四千法門中的正總持門,在正法流傳漸漸衰微的時代,華藏肩負著以真正的佛法心印和根本究竟的修持方法去指導大眾獲得清淨圓滿的人生並最終變人間為淨土的曆史使命。她的圓滿和殊勝體現在每一個方面:1、權教和實教同攝。以三步九法形成完整嚴密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又以不落言詮、不拘形式的隨機點化貫穿始終;2、《論心》為萬經之首,《論心》得悟,即證菩提。只要精進參學,並按照五步法則嚴格規範自我,每個人當世都可以開悟、證果、成佛;3、廣開普度法門,取消師承,接引四生九有,圓融不同教派,釋迦心印不再單傳。二步法中級班畢業即可達初果羅漢,法壇結業即可得獲戒品。正是禪師本身所具有的上根器、大宏願和經年苦修積累的豐厚資糧才使圓滿法門的創立成為可能。

 

 

上一篇:華藏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下一篇:ostentation halves scheming help misbehave EEG     返回主頁 > 實踐佛法 > 华藏心法 >